有这样一把钥匙,它虽没有重量,但却能让人有泰山之重,压得喘不过丝毫之气;它虽没有形状,但却能时刻警示人踏实前行;它虽没有珠宝般华丽,但却让无数志士仁人毕生追求......这把钥匙,就是诚信。它带领着我们开启了荣辱是非的大门。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意思就是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就是说,任何人思想或事业上的精深造诣都来源于真诚处世。
诚,对于胸有抱负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诚,就是要人们诚于心思,诚于意念,诚于诺言,诚于思考,诚于实践。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无不用智慧的结晶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诚”。
诚出成果。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商鞅为了推动变法在城中“立木为信”,在百姓中树立起了威信,他的变法方案也就很快的在秦国中顺利的实施起来;北宋词人晏殊在他十四岁时,被人推荐参加进士考试,然而考试中他发现试题自己不久前做过,他就如实向真宗报告请求更换题目,宋真宗感动于他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不久更是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这是诚信做人能为自己带来人生价值实现的积极例子。然而,对待他人失去了诚信,那么他之前所有的成果也就避免不了毁于一旦了。就在商鞅“立木为信”的400年前,周幽王为得宠妃褒姒一笑,都城上演“烽火戏诸侯”,宠妃一笑,幽王失诚也失城,令人扼腕叹息。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诚信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诚出仁礼。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曾子杀猪,他懂得即便是对幼儿随心的诺言也要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若失言不杀猪,就会在一个纯洁的孩子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汉朝开国功臣韩信处幼使家境贫寒,衣食常常无落,有位当佣人的老婆婆同情他的遭遇,用自己微不足道的积蓄支持他读书,韩信很受感动和鼓舞。后来韩信成为著名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惦记着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老婆婆,他派人将婆婆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照顾着她,被世人流传为一段佳话。曾国藩曾在《复贺耦庚中丞》中说道:“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意思就是说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发扬与持久,关键均在于真诚。可见,传统伦理将诚信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认为诚实是取信于人的良策,是处己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并不无道理。
实践证明,诚信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如何,关键在于真诚的程度如何。失信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成功起来。唯有真诚者,才能在历史的滚滚车流中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才能不断地开拓自己思想领域,获得人生的回报。拉罗什富科说过:“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德莱也说过:“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这就是说,只要我们诚以待人,诚以做人,就一定在艰苦的劳动中赢的事业上人生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诚”的深刻含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