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对于你们来说,离开熟悉的生活学习环境,离开父母每日的叮咛呵护,离开深有感情的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和帮助,踏入一个全新的环境,肯定心中会有几分激动,也会有几分忐忑,其实,我们都是从那个时期走过来的,那么如何尽快熟悉并适应新环境呢,今天,学长学姐们给你们些小建议,希望刚进入大学的你们,能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
关于饮食:
大家不用担心,食堂伙食好不好?大学食堂比中学丰富多了(多数是食街形式),悉随尊便,如要求不高的话(有荤有素)正餐3-5元食得饱;5-7元食得好。早餐2-3元即可。大城市的高校伙食费开支每月平均470元左右也足够了,大学生活费(含伙食费)正常也就是650元就可以了,而且,像我们学校美食广场的伙食,可以说是物美价廉,大家都可以尝尝。
主要花费在哪里?
主要开支是用在买书、文具、电话费、上网及常回家(家与高校在同一城市学生)的交通费等(父母的血汗钱,要节约用哦)。
关于学习:
变化一:自习多了
这个自习时间的充裕是大学的最大吸引力,没有人限制也没有要求必须看教科书,可以随时泡图书馆,读自己喜欢的书,这是最让人乐意的事情。
变化二:老师管得少了
在学习方法上,中学时期,只要跟着老师走就可以了,一切听从老师指挥,老师教学生是“手拉手”领着教,而大学老师则是“老师在前,学生在后引着走”,提倡大家自主学习,课外时间要自己安排,逐渐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不采用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方法,提倡生动活泼地学习,提倡勤于思考。
变化三:讲课快了
大学教师讲课一是介绍思路多,详细讲解少。主要讲授重点、难点内容,而且许多教师都使用投影机、多媒体授课,实现了授课手段多样化,授课进度比较快,一节课可能要讲授一章或几章的内容。二是抽象理论多,直观内容少。三是课堂讨论多,课外答疑少。四是参考书目多,课外习题少。有的老师一节课讲两、三个章节,听课的同学连翻书的时间都没有。所以,大家要认真努力哦!
变化四:考试
如果你想顺利的毕业,顺利的拿到毕业证,还是要好好对待考试的。大学时的考试已经没有初高中时候的紧张,上课认真听下,考前突击下,考试过了还是没有问题的,大学对成绩排名已经不再敏感。如果想在大学拿奖学金的话,那就必须好好的对待考试对待上课。
变化五:没教室了
中学时期,我们有固定的教室、固定的座位、听课的是固定的同学,但是在大学里,每个班没有固定的属于自己独享的教室,有时1、2节课可能在这一栋楼的某个教室学习,但3、4节课又会到另一栋楼去听课,与自己一起上课的可能还会有不同专业的同学,上自习也要自己找教室。
考上大学只是人生马拉松的一个阶段性起点,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规划。大学更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与不学完全在于学生自己,不能再像高中那样等、靠、要,学生应该加强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主动向老师请教,同时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看待比自己优秀的同学,把心态放平和。
关于社团:大一开学不久,各社团就开始摆滩“招新”了;要参加“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校级社团时,还要进行面试等,对学生会工作有热情的可以考虑去试下(记着:大二时你竞聘不上部长就应该退出社团了)。不要急着加入若干社团,不是说不好或不让去,考虑参加什么“社团”时要把握尺度,因为大一去“学生会”工作时会对学习影响很大,比如说学生会要办个什么事情,如果说让你旷课你就得旷课,学校社团颇多,根据你的意愿咯,喜欢哪里就去哪里,不过不要参加太多,不然忙不过来。有些社团还需要交入会费的,看你自己的兴趣了。休息日有书社、义工等活动,晚上有体育俱乐部,比如乒乓,羽毛球,有兴趣也可以参加。热门的“社团”一般都要考核通过才能入会。但是加入“社团”也会给你带来好处,社团的各类活动奖励会给你带来加分帮助,对拿到奖学金有一定作用,还可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关于人际关系:班级迎新聚会上,环顾你的四周,你会发现同班同学来自全国各个地方,大学的班级简直就是一个“小中国”。
大学的班级已经不是大家中小学那种熟悉的班级概念。没有固定的教室,上课就像打游击,上完一门换一个教室;班内同学来自全国各省市,不再像中学时大家都是同乡或近邻;班主任不会跟前跟后,如果他(她)没有担任你所修读课程的科任老师,则你很难看到他(她)的踪影,可能只是开学班会时见一次,期末班级总结时见一次。但是,一个成功的大学班级体必然是团结的,班级的凝聚力会让每个身在其中的同学找到归属感,就像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读大学是很多人独立生活的起点,建立健康的群体意识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很重要。“太自私了”、“太难相处了”……一味地抱怨别人和慨叹世态并不能帮助找到建立人际关系的捷径,大家应该把时间花在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上面。在宿舍、班级、社团……等人际环境中,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尊重、宽容、忍让、关心,学会求同存异,不以个人的好恶为评价标准,更不能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在生活方面,应努力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从小事做起,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合理开支,勤俭节约,在生活中避免互相攀比。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认识几名学长学姐,多向他们请教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也能对更快更好融入新的生活起到催化剂作用。
似曾相识,却又全然不同,学弟学妹们需要适应和面对的,远远超过曾经的预想。机遇和挑战并存,压力与希望同在,但是,只有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你们才能尽快为自己的新角色做好准备,在大学阶段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