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百科 >> 正文

家长心课堂(十六)|父母怎样陪伴有心理疾病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4-08-26    |     阅读量:  


父母怎样陪伴有心理疾病的孩子?

 

孩子被诊断有心理疾病,家长该如何陪伴呢?


有家长反映孩子不学习、不社交、不按规律吃饭睡觉,也不洗头,整天就捧着个手机刷刷刷;有的孩子甚至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一两个月,懒言少语,情绪喜怒无常,家长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引发孩子情绪失控,做出极端事情。那么家长该如何陪伴有心理疾病的孩子呢?

 

 

1、增加心理疾病相关知识

 

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当孩子被诊断有心理疾病,父母要适度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过程,寻找规范的医疗机构,积极配合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


也要去学习一些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知道心理疾病的发病症状,这样当孩子出现相关问题的时候,父母才不会盲目焦虑。

同时也可以了解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这也有助于改善陪伴方式,下次跟孩子沟通时,就不会带着自己个人主观的臆断和偏见来说话了。

 

2、换位思考,理解孩子

 

有些家长可能会感到困惑,他们好吃好喝地养育孩子,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可孩子却为何会患上心理疾病呢?当家长不理解和指责时,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二次伤害。这时候,家长们可以多一些共情,理解孩子的不容易。


信息时代的孩子们面临着学习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信息爆炸式增长等挑战,与父辈70后、80后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即便是成年人也难以承受二十年如一日地埋头苦读,何况是年幼的孩子呢?


这时候,我们不妨放慢脚步,聆听孩子的经历、感受和痛苦,然后说说父母自己的理解、困惑和无力感。可以询问孩子:“我们能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


正确的陪伴是治愈孩子心理问题最好的良药!下次当你跟孩子交流时,请对他/她说:“孩子,无论遇到多大的艰难,爸爸妈妈始终爱你,会陪伴着你,与你共同面对困难!”

 

3、不把责任全推给孩子

 

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可能与遗传、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以及其他外界环境因素有关。孩子患上心理疾病是无辜的受害者,并没有本意要生病或受罪。


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应该理解并尊重孩子的处境。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如果孩子得了病,父母也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


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是,孩子病了,我们长期以来的教养方式和交流模式可能不太合适,期待和要求也可能不合理。


自我觉察是改变的开始,我们要带着敬畏之心,审视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主观认知,并从改变自己的角度来帮助孩子康复,而不是不断责备或指责孩子,把全部责任推给孩子。

4、接纳孩子,也接纳自己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孩子出了心理问题,其实也是孩子们的一种成长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心理疾病是信使,是我们潜意识的表达,是来给我们传达讯息的。


这时候我们不妨在生活和学习中按一下暂停键,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回归自性、觉醒的时候。倾听身体的信号,读懂身体的表达,记忆可以忘记,但身体从未忘记,所有疾病背后都有一个灵魂未被满足的期待。


如果孩子病了,那是在提醒我们,我们是不是走错了,我们的目的地在哪里,我们是否选择了合适的交通工具,我们的速度是否合适。


此外,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学会接纳孩子生病了的事实,同时也接纳自己是不完美的家长,心理疾病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不必反应过激,更不要病急乱投医。


心理问题就像感冒,人人都会经历,回想一下自己年少时,是不是也有过迷惘,也有过情绪低落、焦虑的时候呢?

 

5、等待,耐心等待,耐心再等待

 

如果父母能够做到以上几点,最后把一切都交给医生和时间吧,学习、工作都先缓一缓,对于孩子心理问题的康复是非常有益的。


心理疾病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其康复也需要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因此父母的耐心陪伴非常重要,同时药物治疗的效果、孩子自身的因素以及外在环境的配合也同样重要。


在日常中,父母可以多陪孩子散步、做些有氧运动,并尽量少说教、少建议,多陪伴孩子,提醒孩子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并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求助沟通。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节奏,重新焕发出生命力。

 

推文来源:快乐成长在西电微信公众号



上一条:家长心课堂(二十一)| 学一学情绪预案

下一条:新生专栏|孩子上大学,智慧父母应该做的10件事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邮电大学学工部 技术支持:泽瑞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