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百科 >> 正文

家长心课堂(六十四) | 大学生家长心理科普指南之暑假期间如何与孩子“和平共处”


 发布时间:2025-08-27    |     阅读量:  


暑假期间如何与孩子“和平共处”

大学生家长心理科普指南



暑假即将来临,当在外求学的大学生回到家中,许多家庭却意外地陷入了一种“甜蜜的负担”:期待已久的团聚变成了无休止的争吵。孩子晚归、作息日夜颠倒、整天手机不离手……这些场景是否正在您家上演?为什么暑假成为亲子矛盾的“高发期”?

其实,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正是化解矛盾、修复关系的关键第一步。

对暑假的定义往往是冲突的起点:家长希望孩子保持学习状态为未来做准备,而孩子则认为暑假是难得的休整期,渴望放松和自由。这种期望的错位容易种下矛盾的种子。


9F631
141C7

大学生虽已成年,但自我管理能力仍在成长中。熬夜、过度社交、沉溺电子产品等问题,常常引发家长的焦虑。当父母看到孩子的状态与自己期望不符时,往往忍不住通过唠叨或指责来表达关心,结果却适得其反,让沟通陷入僵局。















一、重建联结:三招化解亲子矛盾


17154
TOP 0 1
落实“三在”陪伴,质量胜过形式

真正的陪伴不在于物理距离的接近,而在于心灵的共鸣。做到“人在”(愿意花时间与孩子相处)、“心在”(情感专注投入)、“场在”(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当孩子分享时,请放下手机,注视他们的眼睛,用肢体语言传递“我此刻完全属于你”的信号。

TOP 0 2
实践非暴力沟通,让表达被温柔听见

当矛盾发生时,试试这个沟通模式:

观察→表达感受→说出需求→提出建议。

比如,与其指责:“你怎么又半夜才回来?一点都不考虑别人感受!”不如试着说:“这周你有三个晚上都是凌晨后回家(观察),我们很担心你的安全,也感到有些被忽视(感受)。我们希望能了解你的安排(需求),下次如果会晚归,能不能提前发个信息告诉我们?(建议)”。

TOP 0 3
设立健康边界,尊重成年子女的自主权

优秀的亲子关系离不开清晰的边界:

1、想法边界:尊重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选择,即使与您的期望不同。当孩子有非传统的职业规划或生活观念时,试着以开放心态去理解。

2、情绪边界:管理好自己的焦虑,避免将其转嫁给孩子。当感到情绪激动时,可以坦诚地说:“我现在有点情绪,我们半小时后再谈好吗?”给自己一个冷静的空间。

3、行为边界:在明确家庭基本规则的同时,给予合理的自主空间。可以就家务分工、作息时间、经济支持等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约定。例如:“我们理解你想和朋友聚会,但希望晚上12点前回家;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晚归,请提前告知。”


二、暑期亲子关系升级计划


26F0C
01
共同制定“暑假家庭公约”


不妨在回家初期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坐下来一起商量假期规则。内容可以涵盖:

作息时间弹性范围

家务如何分工

尊重彼此个人空间的原则

家庭共享时光的安排

财务计划(如零花钱、外出消费等)

公约应体现双方的需求,而非单方面的要求。用书面形式写下来,更能增加彼此的重视度。

02
创造共同体验,编织美好回忆


“行胜于言”,一起做些打破常规的事情,这些共同经历会成为情感的强力粘合剂:

策划一次亲子旅行:让孩子主导目的地选择和行程规划。

解锁新技能:一起报名烹饪课、摄影班或学一项新运动。

完成家庭小项目:共同整理老照片、打造一个小花园或完成一件DIY作品。

安排深度交流时刻:定期预留“咖啡时间”或散步聊天,轻松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思考。一次用心的亲子旅行,不仅能有效放松孩子的学业压力,更能让亲子关系迅速“升温”。

03

善用“积极暂停”策略



当情绪升温、冲突一触即发时,果断启动“积极暂停”:

“我现在情绪有点激动,需要冷静一下,我们20分钟后再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暂停期间,可以尝试:

  • “蝴蝶拍”:双臂交叉轻拍肩膀,帮助平复情绪。

  • “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有效缓解焦虑。

特别提醒:关注信号,适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建议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

持续的情绪低落、易怒或哭泣超过2周

过度焦虑或恐惧,并伴有心悸、出汗等身体不适

出现自伤行为或攻击性爆发

睡眠或饮食、体重发生骤变

注意力严重不集中,明显影响正常生活

图片




14E08

这个暑假,试着放下“管理者”的身份包袱,回归“父母”的本真角色。与孩子并肩而坐,而非对立而站。亲子关系不是一场必须分出胜负的较量,而是一段携手同行的成长旅程。

当九月来临,孩子再次背上行囊,带走的不仅是行李,还有整个夏天积累的家庭温暖与力量——这将是支撑他们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的深厚基石。


END




推文来源:随心理微信公众号



上一条:辅导员实务技能(三十六)| 团体辅导设计实例与解析

下一条:家长心课堂(六十) | 期末备考季:您的支持,是孩子最温暖的“心理充电宝”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邮电大学学工部 技术支持:泽瑞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