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团体辅导与咨询都会经历启动、过渡、成熟、结束的发展过程。在整个团体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是连续的、相互影响的,团体成员经由与团体领导者以及其他成员的互动产生积极改变,因此有人称团体辅导与咨询是神奇的圆圈,人一进入圆圈就会发生改变。一个能胜任的团体领导者必须对团体辅导的发展阶段及特征有清晰的了解,明确并完成不同阶段团体领导者的主要任务,还要掌握和灵活运用团体辅导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团体向既定目标前进,而不至于出现混乱和焦虑,直到达成团体辅导目标。
团体辅导是心理教育团体,更多针对团体成员的共有议题设计结构式团体方案,工作层面更多在认知领域,经由一些练习和活动尽快建立团体成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聚焦主题,引发反思和觉察。团体辅导会经历开始阶段、工作阶段和结束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一个团体领导者需要知道团体每个阶段的任务,现在团体走到哪一步,这一步和下一步的关联和衔接,做些什么可以使团体往更健康、更有建设性的方向发展。团体辅导发展阶段及工作重点如图3-1所示,本节将介绍团体辅导三个阶段的团体特征、团体领导者的职责,以及常用的练习。

在团体开始阶段,成员彼此不认识、不熟悉,表面上看起来彬彬有礼、客客气气,但内心会局促不安、有很多担心,想认识其他团体成员,又担心被排斥或者无法被成员接受。有时甚至会出现沉默与尴尬,成员会产生忐忑和矛盾的心情,对团体既有怀疑,也有好奇和期待。成员对团体缺乏了解,做事说话会小心翼翼,比较依赖团体领导者,谈论的内容也比较表层和浅显,较少开放自己。在这个阶段,安全感与信任感的建立很重要。
(二)开始阶段团体领导者的职责及任务
团体开始阶段的团体领导者的职责如表3-1所示。

1.团体领导者自我介绍及团体辅导目标介绍
团体领导者在团体开始阶段到底要做什么?团体领导者需要介绍自己,尤其在团体开始之前团体领导者与团体成员没有交流时。即使在入组前访谈中与成员有过交流,团体领导者在团体正式开始时也要介绍自己,并清楚地说明团体目标。
2.成员彼此相识
成员彼此相识是建立安全感的基础。可以请成员逐个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滚雪球、连环自我介绍、表达性自我介绍等。可以两人一组自我介绍,再回到团体里,每人再介绍自己刚才认识的朋友。
3.订立团体规范
订立契约(团体规范)非常重要。团体规范就是成员要在团体中共同遵守的一些行为的常模,也就是在团体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参加到团体中可以怎样表达、怎样参与。最常见的五条团体规范是:第一要守时;第二要坦诚,要说自己的真心话;第三要投入,全身心地投入,不做和团体无关的事情;第四不批评、不指责,每个团体成员都独一无二,要尊重每个成员的个人特征,不用自己的价值判断去衡量他人;第五要保密,保密是指不在团体之外透露团体成员的个人信息,但可以分享自己在团体中的收获。团体领导者所做的努力就是促进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建立,哪怕是单次团体也要制定团体规范,最好是团体领导者请成员来讨论制定,哪怕只是花费3~5分钟来讨论;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花费10分钟来讨论团体规范,成员自己制定规范更可以约束其行为。
4.促进成员互动
团体领导者尽量采取一些方法让成员互动起来,在互动过程中,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加深,彼此的联结建立起来,团体凝聚力就出现了。比如,给小组起名时组名要体现团体特色。“阳光小组”是因为每个成员都很阳光,心里充满了温暖;“五湖四海”是因为成员来自全国不同的地方。给小组起名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结果,而是经由这个过程,每个成员都能关心自己的小组,为小组出主意。通过积极地参与和互动,成员会发现这个团体是我的、是我们的,就会产生认同感。在互动的过程中,成员也能够学会聆听别人、学会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成员都可以充分发表意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联结、投入的过程,是一种凝聚力的建设。
5.总结
最后团体领导者做一个总结来结束这次团体。团体领导者可以用观察、聆听等方式来理解团体成员。如果是持续的、多次的团体,这时可以预告第二次团体;如果是单次团体,可以邀请成员一句话总结收获。团体领导者在团体辅导第一次带领时,可以参考表3-2。

(三)开始阶段的常用练习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团体的开始阶段非常重要。如果在开始阶段安全感、信任感没有建立,后面的团体过程可能会不顺利。如果前期工作做得好,团体氛围非常好,后面的过程就会顺畅很多。由于辅导性团体时间有限,又有明确的任务要完成,因此在开始阶段常用结构式的团体练习打破陌生感,让成员快速相识。当团体成员知道身边的人是谁、有怎样的背景时,就会比较容易开放自己。团体开始阶段常用练习举例如表3-3所示。

“滚雪球”练习是为了彼此相识, 是一种1变2、2变4、4变8、8变16的快速相识方法。“寻找我的另一半”练习,每个人进入团体时抓一个图形,这个图形有色彩、有形状,但需要和另外一个图形拼在一起组成完整的图形,拿另一半的人是随机的。团体成员在寻找的过程中,开始跟其他团体成员互动,找到并拼成一个完整的图形,如蝴蝶或小鸟,这时两个人就可以坐下来交流。还有一些其他练习,如表达性连环自我介绍、自制名片等,最好选择团体成员熟悉的、喜欢的、擅长的练习来使用。
热身暖场练习可以使用手动操、大风吹、相似圈、光谱测量等。在讨论和订立团体规范时,如果时间紧,团体领导者就可以提出团体规范,成员来认可和签署;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让成员自由发言讨论。
分组是指在一个超过10人的团体中,如20人、30人,甚至40人的大团体中进行团体辅导,这时一定要分成6~8人小组,方便交流和分享。假如40人坐一大圈,一头看不到另一头,也听不到彼此说话的声音,就会无法交流。分组的技术和方法也是团体领导者必须掌握的,可以用报数分组、生日分组、工龄分组、抓阄分组、爱好分组等,选择团体成员感兴趣且方便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报数分组。团体领导者最好掌握多种分组方法,每一次使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让成员感到新鲜、有趣。
(四)热身练习的功能与类型
1.热身练习的功能
热身练习到底要做什么,有什么意义?在团体辅导中,尤其在结构式团体中,热身练习对于快速建立关系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一,放松身心、降低焦虑
团体成员刚刚进入团体时,不知道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参与,多少会产生焦虑和担心。一些热身练习可以让成员放松下来,更容易自在地投入。
第二,活跃气氛、温暖团体
团体成员刚刚进入团体时,成员之间没有情感交流。通过热身练习,团体氛围一下子就能变得温暖。比如“刮大风”练习,刮到了戴眼镜的人,那么有这个特征的人必须站起来换位置。在练习过程中,成员为了找到自己的位置而积极行动,整个团体就变得活跃,成员也开始彼此互动,互相了解。
第三,集中注意、存于当下
人在团体中,心不一定在团体中,注意力不一定在当下。要让团体有效果,就要把成员的注意力抓回来,每个成员把注意力放到任务中,就会人在此、心也在此。对于接下来的团体辅导活动,成员就能够集中精力参与。
第四,促进互动、凝聚人心
每个热身练习都有自己的功能。团体开始阶段的热身练习可以增强成员的联结感,让成员看到自己不是一个人,是跟成员有关联的,有一种团队的感觉,能够凝聚人心、促进合作。
第五,突出主题、增加了解
有些热身练习可以用来强化团体主题。比如,我在带领压力管理团体辅导时,喜欢在团体开始阶段做手动操,边动手指、手掌和手臂,边说:“进团体嘿,来分享嘿,压力管理促健康嘿!”这样一下子就带出压力管理主题,以及促进健康的目的。如果做自信训练,可以用“自信训练促成长嘿”,团体领导者可以根据主题编词。主题被强化,成员就能知道团体的目的,还可以增加成员之间的了解。
2.热身练习的类型
热身练习不一定都是动态活动,如大风吹、花样接龙、光谱测量等,也可以是静态讨论。动态活动比较有趣、生动鲜活,既适合儿童、青少年,也适合成年人;静态讨论比较适合成年人。比如,我带领的一个研究生团体辅导持续了15次,每次团体开始我都请成员讲一讲:对上次团体印象深刻的是什么,对这次团体有什么期待;也可以用“心情报告”练习,询问成员在一个星期中,有哪些愉快或不愉快的经历,是否愿意跟成员分享。热身方法要根据团体辅导主题、团体对象特征来选择。
工作阶段是团体辅导的关键时期。团体发展到这个阶段,团体凝聚力和信任感已经形成。团体成员最主要的需求是利用团体情境,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和解决自己的困扰。个别咨询特别强调形成一个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这样来访者才可能发生改变。在团体辅导中,这种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就是团体氛围。在工作阶段,团体氛围应该是温暖的、自由的、安全的、支持的、真诚的,成员之间彼此是尊重的、接纳的、合作的。在这个过程中,团体领导者可以根据团体辅导主题来设计一些练习,在带领练习的过程中让成员说说自己的故事增进自我觉察,听听别人的故事给自己启发;可以鼓励成员彼此给予回应和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接纳自己、更加接纳别人,更好地解决自己的一些困扰,用团体来获得个人成长。
经过开始阶段,成员逐渐彼此熟悉,能够不以个人标准要求所有人,能够明白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都不一样。最好的信任就是接纳、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包括接纳自己的独特性。团体工作阶段是凝聚力最强的时刻,随着团体的进展,团体成员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顺畅,越来越有安全感、归属感,能够彼此共情、互相接纳、互诉衷肠,成员之间关系越发亲密,愿意开放自我,坦诚地面对自己,表达更多个人信息及生活中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最适合进行深入探讨、问题解决和积极改变,善用团体来获得成员的成长是关键。

工作阶段的特征就是彼此信任、凝聚力高,成员之间的交流不像开始阶段那么含蓄和间接,现在更加直接、自如和公开,愿意分享自己的真情实感:我过去是怎么想的、我当下是怎么想的。成员也更加愿意被其他成员了解—当成员讲自己的故事,其他成员都在认真聆听时,有一种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所以更加愿意分享。团体领导者和成员的积极反馈,能够鼓励成员尝试做出新的改变。
团体领导者在工作阶段的职责就是要鼓励成员进一步互动,进行坦诚的、真实的、有深度的讨论,通过团体合作来寻找一些问题解决策略。比如,针对压力管理的团体,可以使用“头脑风暴”练习,让成员一起寻找“压力管理到底有哪些有效方法”。其他成员的分享为成员的自我反思拓展了思路,通过团体的智慧可以找到更多有效的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团体领导者也要评估团体成员的投入程度、整个团体的工作效果。
(三)工作阶段的常用练习
在工作阶段,很多练习可以使用,但一定要根据团体辅导目标来设计练习。比如,如果团体的重点是成员的自我探索、自我认知、自我开放,就可以使用自画像、我的五样、生命线等练习,适合工作阶段的练习举例见表3-5。

“自画像”练习,先画一幅自画像,然后看看自己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模样,为什么是这个模样;对自己有哪些满意的、哪些不太满意的,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我的五样”练习,先写出自己生命中最在乎、最重视的五样。写完后与小组成员分享,为什么这五样对自己那么重要。之后删除一样,成员思考并分享删去哪样,删去后会给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接着删去第二样、第三样,直到只留下一样。这是一个价值澄清的练习,经由练习让成员觉察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团体主题是人际关系,可以做人际关系训练。比如“信任之旅”,也就是“盲行”,体验共情与互助,还有“角色扮演”、沟通和聆听类训练,这些都是可以促进人际沟通、建立关系的练习。
还有一些练习可以促进积极反馈。成员在听到其他成员的分享后,重点发现在其他成员身上让自己欣赏的特质、特别感动的事情,给他积极反馈,比如“优点轰炸”“红色轰炸”“热坐”等,让每个团体成员在团体中看到其他成员对自己的欣赏和肯定,可以强化成员自信。
促进问题解决的练习有“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生涯规划”“头脑风暴”等,围绕成员共同关心的、突出团体主题的问题来讨论。比如,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度过大学新生适应阶段?围绕这个明确的问题,成员展开头脑风暴,群策群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碰撞出很多火花,激发出很多新的创意。阶段练习的选择和设计一定要依据团体辅导的主题展开。
到了团体辅导的结束阶段,成员会产生一些不舍的情绪。团体领导者最重要的几项任务是:让成员总结自己在团体中的收获,肯定成员在团体中的进步和成长,处理未完成事项,处理分离的情绪,还要选用科学、客观或主客观结合的方法来评估团体效果。
在团体结束阶段,成员心情比较复杂。经过团体过程,成员不仅彼此熟悉,而且在心理上的联结和情感上的卷入很深,有成长的喜悦和彼此欣赏的感动,也有即将分离的不舍和焦虑,甚至有人担心离开团体后没有人如此关心和支持自己,生活会再回到以前,因此产生孤独感、失落感,对团体有强烈的依恋和不舍。有的成员特别珍惜最后时刻,想好好表达对团体成员的感谢和祝福。在这个阶段,处理离愁别绪、总结团体收获和评估团体效果很重要。

表3-6清楚地列出了结束阶段团体领导者的10项任务,概括起来就是几个词:回顾与总结、效果评估、道别。回顾与总结指帮助每个成员总结他在团体中有什么感悟、收获、启发,对今后的生活改进有哪些帮助;效果评估指考察团体辅导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道别指在团体结束阶段处理成员的分离情绪,进行一些告别的仪式、活动。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鼓励成员把在团体中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参加团体不是在团体中“嗨”一下,团体是生活的实验室,在团体中所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的东西,可以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让成员因为参加了团体辅导而让生活有一些积极的改变。
(三)结束阶段的常用练习
团体结束阶段常用练习举例如表3-7所示。

比如,以互赠小礼物、赠送心意卡或者真情道白,来处理道别、给予祝福、表达感谢。有一个练习叫“礼物大派送”,要给每个成员送礼物。当然,成员不需要花真金白银,而是用心、用情写在纸上,需要认真想一想每个团体成员曾经表达出的个人需要与渴望。如果成员收到的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就会有一种被深深理解的感动。团体领导者可以开总结会回顾团体,请每个成员做总结;也可以订立一些离开团体后的生活改变计划,跟成员交流。通过团体反馈鼓励成员,强化成员行动的动力和改变的信心。
结束阶段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对团体辅导效果进行评估。
1.团体辅导效果评估内容
结束阶段的团体辅导效果评估重点有五个方面:
第一,团体辅导的目标是否达到?为什么要组织团体,希望达成哪些具体目标,已在多大程度上达成,未达成是什么原因。
第二,团体成员反应是否良好?带领团体的目的是让成员有所收获,因此团体成员的反馈才是团体效果评估的最重要信息。了解成员的反应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听听成员对这个团体的反应如何、收获如何。
第三,团体辅导的方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法包括我们所选用的练习、团体过程中的氛围、团体领导者干预的技巧等。如果团体辅导的方法不恰当,那么下次该怎样改善。
第四,团体成员的合作是否充分?团体最可爱、最有魅力的地方是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有无可改善之处。
第五,团体方案有无可改善之处?带领团体其实很灵活,虽然有一个结构式方案,但是在带领的过程中,团体领导者不会刻板地遵循方案,而是看成员的反应和时间情况,并非为了完成练习而练习。如果方案中的一个练习已经让成员充分地交流和讨论,就不需要继续练习了。
2.团体辅导效果评估方法
用哪些方法来评估团体效果呢?可以使用自编问卷,也可以选用一些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评估方法的选取要考虑团体目标,如团体目标是积极情绪训练可以使用积极情绪的量表,自信训练可以使用自尊量表,乐观训练可以使用乐观量表。
团体中自我改变的主观报告也是一个团体效果评估的方法。可以让成员用记日志或者访谈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在团体中的自我改变;可以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来处理成员的主观报告,发现影响成员改变的因素;可以利用团体过程或者团体结束后的焦点团体访谈;可以记录成员在团体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并分析,比如人际沟通的团体,成员最初不喜欢主动说话,后来话就多了,这些都是行为记录;可以通过录音、录像来呈现成员的行为改变;还可以用一些行动测量方法、社会测量方法等。团体领导者需要掌握一些评估的技巧方法。
评估对象可以通过团体领导者的自我反思和团体成员的自我觉察有所收获。带领团体时的评估,一方面是评估给成员带来了多大帮助,另一方面是反思团体领导者今后如何经由带领团体不断提升胜任力,提升带领团体的能力。团体领导者可以进行回顾:自己是否满意,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如果有督导,可以提出问题,接受督导的指导。团体领导者的自我评估见表3-8。

团体领导者可以对成员进行问卷调查,也可以提问一些开放式问题:在团体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哪些地方你不喜欢?你对团体领导者带领团体有怎样的意见?团体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团体成员自我评估表见表3-9。

我研究室的学生在做团体辅导研究时,一般都会使用“量化研究”“质性研究”,或者两者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来互相映衬和佐证。即使是单次团体,也可以进行评估,见表3-10。

内容来源:本文节选自《团体辅导与危机心理干预》(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1-2)